资讯 更多 >>
多只基金披露2022年中期报告:明星...
河南4名阳性人员私自返乡并瞒报情况...
山西吕梁:发现盗采矿产资源行为可举报
受害方律师:接法院通知,乐安命案...
橙色——“柑橘院士”邓秀新心中最...
刷视频相认的双胞胎姐妹:两次创业...
四川通报2021年秋冬季首批大气污染...
首轮筛查:天津73443人全部阴性!
首席气象预报员张霞:30年坚守筑牢...
杭州火灾系二房东与房客纠纷引起 ...
动态更多 >>
环球热点!打开一本书需要几步?看...
世界速讯:太阳2-1快船,说明3个事...
世界观察:时隔7个赛季 阿森纳确保...
全球看点:这个论坛,重点关注“Z世代”
【全球独家】官方辟谣菏泽亲友团闹...
环球热议:模拟农场23手机版攻略大全...
焦点短讯!香港新增1例猴痘输入个案...
滚动:首制协行业年会举行,《人世...
【全球新要闻】一根绣花针
全球速讯:五粮液:促进农户增收、...
美籍酿酒师在崇礼:中国是第二故乡...
河南项城报告2名疑似新冠肺炎病例 ...
浙江绍兴确诊病例首次零新增 上虞...
广西东兴实行全员居家隔离 启动口...
新疆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 “富春山...
云南瑞丽市主城区全员核酸检测结果...
内蒙古满洲里累计治愈出院本土确诊...
孙海洋夫妻驱车山东阳谷:还在为孙...
大国工匠追梦“玉米强国”40载:用...
让南海“海洋热带雨林”斑斓多彩
专题报道 
当前位置: > 动态 >
 
环球热点!打开一本书需要几步?看古人的读书风格秀
来源:红网     时间:2023-04-22 17:01:24

明天(4月23日)是世界读书日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你有没有享受过阅读的乐趣呢?

翻开一本书可没那么简单

仪式感必不可少

来看看古人的那些读书风格秀吧!

执着派

没有什么苦是不能吃的

古时候,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。“书中自有黄金屋”不仅反映在其精神,也体现在高昂的造价。东汉时期,蔡伦改进了造纸术,书的成本变低,但也只有家底雄厚的人,才能潇洒地享用这项“新科技”。古代的灯油和书本一样,曾经一度是奢侈品,尤其是动物油脂,普通百姓是用不起的。

读书的机会这么珍贵,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。无论是头悬梁、锥刺股,还是在墙壁上凿洞、在野外抓萤火虫......为读书古人可是吃尽了苦头。就连碎片化时间都被他们安排得满满当当。

手不释卷派

坐着读躺着读 上厕所还在读

隋末枭雄李密没有凿壁囊萤的烦恼,却被越国公杨素撞见一边骑牛一边读《汉书》。杨素问,你怎么这么勤奋?李密说,他准备去拜访老师,路途遥远,就读读书。

北宋的欧阳修也是抓紧时间读书的典型,他把躺在床上以及上厕所的时间都用来写文章,连在路上骑马的时间也不放过。还自称只有这些地方可以好好构思。对欧阳修有提携之恩的钱惟演,走到哪儿都带着书,坐着读、躺着读,上厕所也读。同时代的名臣宋绶,在厕所里读得更卖力,声音又大又清脆,远近都能听得到。

悠闲派

看书放牛两不误

有人为读书刻苦而执着,有人却优哉游哉看书放牛两不误。

耕牧之余,背靠着牛,坐在树荫下展卷读书,自得其乐。

考眼力的时候到了

你能找到下面两幅图的读书人在哪里吗?

白云、瀑布、楼阁穿插于重峦叠嶂的林木间,一派气象万千的苍郁景致。有一人于山坞草堂内临窗读书。

白雪皑皑,在一片静谧中展卷而读。

群山绕湖、轻舟横渡,一人手捧书本静坐船尾。

“采樵过野逢田父,理钓临溪听读书。”好一派闲适安逸的田园风光。

追星派

来自偶像的座右铭

《荀子》一文中记载了孔子初见欹器的故事。一次,孔子带着学生来到偶像鲁桓公(又说齐桓公)的庙宇参观,看到一个独特的器皿很好奇,守庙人告诉他这叫作欹器,鲁桓公在世时曾时刻将它放在座位的右边。欹器在中空状态下向一侧倾斜,注入一半的酒后就端正了,如果继续斟酒,欹器就会翻覆。

孔子有感而发,对学生们说,读书、做人亦如此,满招损,谦受益。这番话既是告诫学生,也是勉励自己。回家后,孔子求索“明星同款”,专门找人给自己做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欹器,并效仿偶像,将欹器摆在自己的右手边,警诫自己活到老、学到老、永不满足。

欹器在历史上曾一度失传,具体长什么样至今未有定论。在商周铜器铭文中,有一种字形似对欹器的记载。

下面这个鸭形玻璃注重心在前,用时,将水由鸭嘴注入,当鸭腹中水量充至一半时,前后就会平衡,符合古文献记载的“虚而欹,中而正,满而覆”的构造特点,它的用途很可能相当于我国古代的欹器。

潇洒游学派

从前车马慢 身体和理想都在路上

世界那么大,我想去看看。

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古代读书人远行会带些什么呢?古人出远门,少则几天,多则数年,古琴、文剑和书箱是很多读书人的出行三大件。前车后辙中有多少书香萦绕,就飞扬着多少理想。

《清平山堂话本·夔关姚卞吊诸葛》:“(姚)秀才收拾衣装,无非是琴剑书箱,数日之内都完备了。”

《警世通言·金明池吴清逢爱爱》:“(崔护)收拾琴剑书箱,前往长安应举。”

唐薛能有诗:“琴剑事行装,河关出北方。”

古人的读书风格

竟然如此多样

你的读书风格

又是什么样子呢?

(央视新闻综合北京故宫博物院官网、辽宁省博物馆官网、孔子博物馆官网、中国知网、光明日报、中国江苏网、期刊《文博》、《国家人文历史》等)
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。

关键词:

上一条: 下一条: